地震作用和船舶撞擊屬于極端事件,但是,地震區(qū)的橋梁以及位于航道上的橋墩則必須考慮這些作用。
在結構抗震設計原理方面,早期的抗震設計簡單地把地震作用看做是地震慣性力的靜力作用,并以強度作為破壞準則。但隨著結構抗震的深入研究,簡單地依靠結構強度設計的結構過于保守,而結構延性抗震能力逐漸被重視。新西蘭學者Park等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結構抗震設計的能力保護原則:通過設計使結構體系中的延性構件和能力保護構件形成強度等級差異,確保關鍵部位不發(fā)生脆性破壞。
“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類抗震設防思想,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被認為是處理地震作用不確定性的合理對策,并在現(xiàn)實中取得了很大成功。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思想,將結構性能劃分成不同等級(如性能完好,維持服務,保證安全,近于倒塌等),采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標和合適的結構抗震措施進行設計,使得結構在未來的地震災害下能夠維持所需要的性能水平。
在地震作用分析方面,目前主要有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兩種方法對地震作用的諸多不確定性及對結構彈塑性反應的考慮,仍在發(fā)展完善之中。
為簡化橋梁結構抗震設計,各國規(guī)范均依據橋梁地震動力響應的復雜程度,定義規(guī)則橋梁與不規(guī)則橋梁。對于規(guī)則橋梁,盡量通過簡化方法和抗震構造措施加以解決;而對于不規(guī)則橋梁,由于其動力反應的復雜性,需要采用多模態(tài)反應譜法或時程分析法進行細致計算。
橋梁震害經驗表明,橋梁抗震概念設計十分重要。而減少震害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設計中尋求質量與剛度的均勻分布,為此美國Caltrans(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規(guī)范給出了連續(xù)梁各橋墩之間的剛度比及相鄰聯(lián)結構基本周期比等要求:
(1)對連續(xù)梁橋,各橋墩高度宜相近,若相鄰墩高相差較大,則各墩剛度也就相差較大地震中剛度大的橋墩往往承擔了較大的水平地震力,一個墩的失效將引起全橋的倒塌。同時,剛度扭轉中心與質量中心的偏離,會加大梁體的平面扭轉效應,易導致結構落梁及碰撞等震害。
(2)連續(xù)梁相鄰聯(lián)基本周期若相差較大,地震中伸縮縫處相鄰梁體不同步振動,相鄰聯(lián)梁體相對位移過大,易導致結構落梁及碰撞等震害。
文章出自橋梁動靜載荷試驗gyjrwz.cn,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