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北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三江平原、松遼平原等地及青黃高原和西北地區(qū)的湖盆洼地和高寒山地均分布有泥沼;在湖塘、盆地、江河湖海沿岸和山河洼地,則分布有近代沉積的軟土。泥沼、軟土地帶的路基,多因地面低洼、降水充足、地下水位高、含水飽和、透水性小、壓縮性大、抗剪強度低,在填土荷載和行車荷載下,容易出現(xiàn)沉降、冰凍膨脹、彈簧、沉陷、滑動、基底向兩側擠出等病害。
軟土地區(qū)的路基,多因地面坑洼、降水充足、地下水位高,所以含水飽和、透水性小、壓縮性大、抗剪強度低,在填土荷載和行車荷載下,容易出現(xiàn)沉降、冰凍膨脹、彈軟、滑動、基底向兩側擠出等病害。軟土路基的沉降、凍脹、彈軟、沉陷、滑動等病害,應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降低水位。當在路基兩側開挖溝渠的工程量不大時,可加深路堤兩側邊溝;
(2)反壓護道。當路堤下沉,兩側或一側隆起時,可采取在路堤兩側或一側填筑適當高度與寬度的護道;
(3)換土。將路堤病害處軟土全部挖除,換填強度較高、透水性較好的砂礫石或碎石;
(4)拋石擠淤。當軟土液性指數(shù)大,層厚較薄,石料能沉至硬層處時,選用片(塊)石,塊徑不宜小于300mm。拋石自路堤中部開始,逐步向兩側展開,擠出的淤泥應予以清除。拋石至一定高度經碾壓后,在其上鋪設反濾層,再填土至路基原有高度;
(5)側向壓縮。在路堤坡腳砌筑縱向結構,限制軟土側向擠出,可采用板樁、木排樁、鋼筋混凝土樁等;
(6)除以上治理方法外,還可采用砂石墊層、石灰樁、砂樁、袋狀砂井,塑料排水板以及土工織物濾墊等方法。
gyjrwz.cn智能監(jiān)測整理發(fā)布